“何日君再来?”这首古早名曲总是让人想起远古的华夏,而古代华夏的美食也是别具一格。中国的烹饪技艺世界闻名,又因为历史悠久,因此古代中国的菜肴是非常的值得研究的。在当今追求健康和美食多样性的时代里,恢复和发扬古代的烹饪手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
古代中国的烹饪,源于“尝百草而制饮食”的时代悠久的养生理念,以及皇权、社会地位等种种身份的象征,因此也常常被视为 “文化”的一部分。早在商周时期,古代华夏就有了多种料理食品,如孔子所说的“叩齿之菜”。中华文化史上第一部饮食专著《食经》的出现,巩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位。古代官府、皇家、庙会、季节民俗等场合甚至出现了“供香、解馋”的酬神、赛制的热闹场面。
古代中国的菜式,基本上用五味及五色为基本配制,追求“香、辣、酥、炸、咸,鲜脆、爽口”的口感和“红、黄、白、黑、青”的色调,以及用火候、刀工、花样等方面的巧妙处理来达到美味。在这些古代食谱中既有上佳的宫廷菜肴,又有地方特色菜肴。尤其是各地的小吃,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,让人至今津津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