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中后期,外患丛生,内忧不断。面对这样的局势,翰林院修撰王冕深感国难当前,决心奋发图强。
然而他并没有走上通向功名成就的平坦之路,而是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辛苦学。
早期的王冕以文章著称于世,当时徐渭、马良等学者称他为“王表里”。“表里”二字寓意着王冕不仅文笔优美,而且心地善良。但是世道所迫,好景不长,明朝灭亡之时,他的家道一蹶不振,甚至被迫离开京城。
自此,王冕寄居于外,但仍“广博涉猎,钻研韬略,向朋友借书,自己模仿传抄,锲而不舍,攻读经史子集,直至成为一位极杰出的学者。”
经过长期的艰辛苦学,他不仅成为一位卓越的学者,更重要的是在治国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其中,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他为著名《攻书》一书所作的序言。这篇序言不仅文笔婉转,更体现了他对于当时国家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治国方略,一经问世,就广受推崇。
有一天,他同一位士人闲谈,问及此书内容,对方摇头道:“许多不及稻粒小小之书,你就不必去看。”王冕听了,却感慨万千:“比那里有得住的房屋、金钱,不肯现在存之于心头,而来将来享受,是何道理?”
这种精神令人钦佩,也令人心悦诚服。王冕的精神鼓舞后人,他所奉行的那种精神,在社会上发扬光大,影响至今。